家住槐蔭區的丁曉梅從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品牌冷鮮肉代銷商,有6名員工、3輛保溫送貨車、2個冷庫,每天銷貨5噸多。而幾年前,她還是一個丈夫下崗、自己有孕在身的無業青年。“從自己創業到拉動就業,槐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小額擔保貸款功不可沒。”創業成功的丁曉梅這樣評價自己的“恩人”。今年以來,槐蔭區人社局按照“就業促進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思路,堅持管理標準化、服務精細化、工作規範化、空間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人社工作水平,推進就業創業服務民生。
  2013年3月,槐蔭區在全市第一家開展了轄區就業狀況供需調查,共挖掘空缺崗位8454個,登記未就業人員13309人,並對其中有創業意願人員進行登記造冊,實現重點引導、幫扶。截至去年年底,全區通過各種形式實現就業13070人。“這項調查讓我們心中有譜,有的放矢。”槐蔭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提高就業成功率,該局還針對不同群體“對症下藥”,助推就業:
  開展外來務工人員“春風行動”,挖崗位、拓渠道、送崗位進社區,實現“不挑不揀”確保24小時幫助就業;
  成立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促進企業和畢業生供需對接;
  開展“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安置行動”,全年投入資金280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150個,實現困難家庭畢業生就業“動態消零”。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槐蔭區人社局從服務入手,堅持優化環境和創新機制並舉,幫助各類人員實現創業發展。該局通過抓好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創造條件鼓勵失地農民、下崗職工、大學生參與創業,為他們提供政策咨詢、項目分析、創業培訓、小額貸款辦理等一攬子服務。許多未就業人員苦於沒有技術不敢創業,槐蔭區便以高校畢業生、外來務工人員、失地農民、困難群體為重點,啟動千人培訓就業項目,採取“就業、培訓、擇業”模式,多措施強化培訓、多渠道開發崗位、多方式實現對接,從“授之以魚”改為“授之以漁”;因西部新城建設出現大量失地農民,去年開始啟動的全區失地農民就業培訓一體化工程,使近4000名失地農民學到一技之長,找到了“飯碗”。
  連續幾年的人代會上,“就業助民”的相關內容均被作為區政府民生實事之一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承擔民生任務的職能部門,槐蔭區人社局充分利用小額擔保貸款辦理手續簡便易行、實行政府貼息的優點,為那些想創業而缺乏啟動資金的失業人員“雪中送炭”,小額貸款發放總量在全市位居第一,連續3年實現貸款回收率100%。2013年以來,槐蔭區已為350餘人提供小額擔保貸款2473萬元,幫助創業者解決現實問題30多件。“別小看那幾萬塊錢,對我們來說太及時了。”在西市場從事個體經營的趙先生借助小額擔保貸款實現了門面擴大經營。槐蔭區中大槐樹街道辦事處昆侖小區居民李愛軍也是在接受創業培訓之後涉足家政服務行業,並獲得了幫助失業人員創業的政府貼息貸款,成立了自己的家政服務公司。
  今年,槐蔭區還將在全市率先開展創業者互助行動,成立“小額擔保貸款創業人員聯誼會”,讓創業人員有一個交流經驗、互濟互助的平臺,通過組織活動等形式拉近創業人員距離,互相在對方的經營中挖掘到自己的信息源、商業機會,讓創業者之間形成新的“財富圈”。
  (本報記者 邵明紅 通訊員 李寧)  (原標題:從政府“幫創業”到成立“創業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j73ujoa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